国军52师2旅1团2营少校营长张斌贤,黄埔军校六期毕业生。毕业后先在一个杂牌部队当见习排长,七八年的努力,才爬到营长的位置,而自己所在的师,同样是地方部队,在中央军眼中,亦是典型的杂牌。
对于上峰命令的“剿共”,张斌贤说不上积极,但更谈不上反对,基本上属于军人以执行命令为天职的那种态度,上官叫干啥就干啥。以前,张斌贤的部队驻在福州,没有与红军打过交道,因此,在心底里,对那些败在红军手下的同学颇有些不以为然。
此次大张旗鼓地进山围剿,一半原因出自于上峰的“剿匪”命令,另一半的原因则是他自己要进山,因为,他的部队已经被吃掉了两个多排,如果不为弟兄们报仇,这个营长的威信就很难维持。
也因为如此,张斌贤此次将自己全部的家当都拉进了山。说是全部家当,也就是一个重机枪排4挺马克沁重机枪罢了,至于火炮,地方部队营级编制,是不可能有的。实际上,这个机枪排在国军中来说,也算是好东西了。再等两年,即抗战开始的时候,很多国军,一个连也才一挺轻机枪。
在一个视野开阔的小山包上,张斌贤带着自己的警卫排和机枪排,按步兵操典布置了一个看似很严密,又能对附近搜索部队快速进行支援的阵地。
但是,在武爱华看来,张斌贤这种布置纯粹是装B。先说机枪,这机枪最大的作用就是在防御作战中,前方要视野开阔,面对如蚁群般的敌人,猛烈扫射,其战果最大;此外,就是进攻掩护,为己方进攻开辟道路。但在丛林之中,一挺重机枪的威力,大大地小于轻机枪的威力,甚至小于一支冲锋枪的威力,甚至还不如一支步枪。丛林之中,到处都是遮蔽物,对手闪眼就隐蔽不见了;而且,重机枪在丛林中的移动也极其不便。
靠近金华山方向搜索的是2营3连二排,这个二排排长冯建军与一排长刘发贵算是铁哥们。刘发贵被缴械回长汀后,众人都耻笑于他,刘发贵也不争辩,败了就败了,被缴械就被缴械,没啥稀奇的。但是,惟有冯建军在长汀县城的一个小馆子给刘发贵摆了一桌,约了几个排长、副连的人物,意为给刘发贵压压惊。
席间,自然要摆谈到此次围剿红匪的战略,而冯建军也对刘发贵到底是如何“被俘”然后又被对方放出来的事情很感兴趣。
“兄弟们,我有个不情之请,在我讲之前,你们一定要答应我,遇到那个叫武爱华的红军的时候,一定要小心,如果不敌,最好是放下枪投降!”
“为什么?”众人均表示不同意,但心里却暗自得意,这小子,回来后什么都说了,没想到他竟然知道红匪的名字,而且竟然没有向上级报告。
“那个叫武爱华的,不是我们能对付的人。当时,我还有些不服气,但这两天,我仔细想过,即便正面摆开战场,我一个排也未必是对方一人的对手!”
“啊?”众人更是大惊,哪有这样长他人志气的。
“你们还别不信。你们见过闪电之间放翻十几个人,而且这些人只是昏迷过去,一点伤也没有的情况?”
“没见过。”
“此外,他还背着一支枪,那枪,有点像中央军手中的花机关枪,能连发,又能单发,但枪管要长一些,当时,我一个兄弟就是想救我,躲在另一个士兵身后,突然现身向武爱华射击,你们猜怎么着,我那兄弟人影刚闪出来,武爱华的子弹就已经出膛,而且那子弹直接击中我那兄弟的眉心,想一想,你们见过手脚这么快,枪法这么好的人没有?”
“没见过。”
“大家再想一想,那是一片无人的山区,除了原来的那些红匪外,鬼也不会在那里去;武爱华为什么会去那里?所以,我猜测,武爱华一定会有同伴。大家听说了吧,前两天,1连派出的一个加强排,全军覆灭,基本上都是一枪死,而且大多数都是眉心中弹!这说明什么?”
“这又能说明什么?”一个兄弟不理解。
“武爱华头一天能放我们一个排的兄弟走,而第二天却一个不拉,全部留下。这是什么原因?”
“你是说……”
“是。武爱华不是一个人。明显,后面那个人杀心更重!而且,可以断定,那人受武爱华支配。”
“嗯。”众人这次没有反驳,而是沉浸在关于那个排如何全军覆没的道听途说之中。
“一个加强排,虽然死了一些人,但也还有差不多三十人,这三十人向长汀逃跑,还逃不过一个人的追杀,你们说,这样的人,你们能对付?”刘发贵添油加醋地说道。
“这会不会是传说中的‘兵王’?”一个同僚想起他听说过的一些故事。
“兵王?肯定是。但是,应该比传说中的兵王更加厉害!可以说,武爱华和他的手下,无人可敌!”刘发贵最后总结道。
这次谈话,在冯建军的心里留下了一道阴影,虽然说这道阴影不足以让冯建军见到武爱华就投降,但他明白了一点,那就是不管自己人马有多少,遇到武爱华这个变.态,肯定是凶多吉少了!
话说冯建军排此次领受的任务,距离上次刘发贵出事之处约有4公里,但距离两天前加强排全军覆灭的地方只有3公里。这个空间距离,在现代战争中,根本算不了什么。如果红军躲在山洞里不出来,也许会平安地度过一天,但如果遇到武爱华那个变.态,情况就糟了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