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后有孕,宫人们自然是个个小心伺候,且皇后宠冠六宫,诞下的不论是嫡子还是嫡公主,都会受尽宠爱。
豫嫔和静贵人却各怀心思,虽说太子之位和她们的孩子无缘,但是谁能先诞下皇子,谁就能压对方一头,在后宫里占得先机,自然用尽手段保胎养胎。
豫嫔宫中。
蕊儿小心翼翼的关上房门,只留自己,赵太医和豫嫔在正殿。
豫嫔这才开口道,“赵太医,本宫素闻你是千金圣手,想必也有些本事。你看本宫这胎,到底。。。“
赵太医冷汗津津,拱手道,“豫嫔娘娘,您一向身子康健,定能顺利诞下皇嗣。至于娘娘想知道的事情,现在月份太小,还难以判断,不过微臣可以先给娘娘开些方子,以求得子。还请娘娘宽心顺气,切不可太过在意,须知有时无心插柳才能柳成荫。“
豫嫔听了,向蕊儿使了个眼色,蕊儿赶紧捧出一个香囊,递给赵太医,“这是我们娘娘的一点儿心意,还请赵太医笑纳。至于静贵人那儿,赵太医自然知道该怎么做。“
赵太医微微开口一看,里面是五张金边的一百两银票和一颗明珠,忙揣进怀里,“微臣必定尽心尽力。“
蕊儿见赵太医离去,担忧道,“娘娘,想必静贵人宫里也有打赏,万一。。。“
豫嫔冷笑,“不会的,有钱能使鬼推磨,静贵人虽出身公侯之家,可她父亲不过是个六品的武官,没多少俸禄,不过吃着祖上老本儿罢了。她又向来小气,怕只会出个一二百两,何况若本宫真能诞下皇子,还会重重犒赏。赵太医在宫里这么多年,这种小事还是拎得清的。“
静贵人宫中。
程静轩正在缝制婴儿的衣帽,莹儿禀报道,“娘娘,赵太医来了。“
“微臣参见静贵人。贵人,请让微臣为您把脉。“说着从药箱里取出手帕。
程静轩见他把完脉沉吟不语,忙问道,“太医,本宫这胎如何?“
“贵人胎像平和,自是无碍。微臣回去再为您开个保胎的方子,请贵人务必按时请心腹宫人来取,勿令他人插手。“
程静轩点头道,“这是自然,有劳赵太医了。莹儿。“
赵太医接过莹儿递来的荷包,见里面只有一百两银票,面上却不动声色地将其收起来,拱手道,“谢贵人赏赐,微臣必定尽心。“
傍晚。
赵太医是今日当值太医,晚上便歇在太医院,才一进门,他身边的学徒医官就迎上来,接过医箱,“老师,今日不是去给娘娘们诊脉吗?怎么愁眉苦脸的?别的太医还羡慕咱们得了这个肥差呢。“
赵太医叹息道,“你还小,不懂这后宫里的事儿。不过这会儿太医院就咱们两个,我不妨说给你听听。“
那医官忙奉了盏茶,讨好道,“老师请讲。“
赵太医把豫嫔和静贵人的荷包都拿出来放在桌上,“你猜猜,都是哪位娘娘赏的?“
那医官都拆开看了,笑道,“这个简单,这个多的是静贵人赏的。徒弟听说豫嫔娘娘的母家刚出了事,估计也是捉襟见肘。“
赵太医捋着胡子叹息,“你还是年轻啊。豫嫔的父亲虽说贬放了,她又向来爱面子,又有事相求,自然多添了许多。静贵人协理六宫,地位稳固,所以照规矩赏赐。其实为师宁可豫嫔也照规矩来,唉。“
那医官奇道,“多收些礼不好吗?“
赵太医压低声音道,“唉,你也知道,豫嫔的胎比静贵人的晚了一个月,如今她们明争暗斗,都想比对方先诞下皇嗣。静贵人还好说,只命我替她养胎,虽说胎像有些不稳,好好喝几服药就是了。豫嫔就难伺候了,她,她竟然想要为师替她催产。你说这银子拿了,不是要命吗?“
医官也惊道,“这,这可是杀头的事儿啊!万一皇嗣受损,咱们岂不都。。。“又问道,“那师父,这银子不能不收吗?“
“不收?不收你现在就见不到为师了!“赵太医不免垂头丧气,“唉,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。现在为师就写两张保胎的方子,你仔细看着,这一张是给豫嫔的,有益于胎儿生长,即使到时候催产,皇嗣最多有些虚弱。这一张是给静贵人的,主在稳固胎像。。。“都写好后,将方子交给医官,“每次熬药时,务必亲自看着药罐,不可离开半步,送药到两位娘娘宫中时,要各取一勺仔细尝过,确定无误后再送进去,以防有心人钻空子,到时候死的还是咱们。“
医官忙答应着退下。
自从三妃有孕,朕便鲜少留宿后宫,多留在前朝处理政务,到后宫去也只是探望三人,尤其是母后,朕每每去看她,都赶朕出来。后来问了朝云姑姑才知道,母后自觉年岁渐长,怀孕后又丰腴不少,怕朕相处久了生厌。
朕这几日下朝后都为此事烦恼,今日又坐着发愁,偏生小圆子提着个食盒进来,嬉皮笑脸道,“皇上,您又叹什么气呢?别愁了,您瞧,长乐宫送来的新鲜吃食,多精致,一瞧就是皇后娘娘的手艺,“说着将几碟点心和莲子汤取出来放好,又夹起一块芙蓉卷,“皇上快尝尝,奴才记得您小时候最爱吃皇后做的芙蓉卷了。“
朕也来了食欲,便用了一块,入口酥脆香甜,叹道,“味道果然一如从前,可皇后却开始嫌弃朕了。“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